资源循环利用

经典案例

家住十三师红星二场仁和佳苑小区的王晓霞

2024-11-08 16:32:24 1 字号 A- A A+

  

家住十三师红星二场仁和佳苑小区的王晓霞

  编者按: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,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,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。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,是推动资源高效利用、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的有力保障,对推动碳达峰碳中和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、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意义重大。

  近年来,兵团各师市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,企业加快绿色低碳科技攻关步伐,全民崇尚节约的氛围日益浓厚。本期“有话大家说”,让我们一起了解如何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。

  近日,笔者走进六师五家渠市的连队、社区,发现用餐打包、随手关灯、节约用水等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已深入人心,反对浪费的文明行为蔚然成风。

  使用淘米水浇花是很多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小妙招,家住芳草湖农场的居民王素梅对此颇有心得:“用淘米水来浇灌植物,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十分有益,淘米水也可以留着用来洗菜、洗碗,我觉得效果比洗洁精还好。”

  “现在我的包里常备几个布袋,外出购物时,我就会拿出这些布袋,将挑选好的商品装进去,尽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。”王素梅说,这些好的习惯既节约了资源,又弘扬了绿色低碳生活的理念。

  生活中,王素梅不仅自己节约用水用电,更是带着身边的人一起杜绝浪费。她经常作为志愿者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,宣传绿色低碳生活方式。

  “少用一次性筷子、做好垃圾分类,这一件件小事就能让我们节约很多资源。”王素梅说。

  走进六运湖农场四连职工任学华家的平房,屋顶上延续下来的一根水管格外醒目。

  “我在房顶做了防水,积攒在房顶上的雨水顺着管子流到下面的罐子里,收集雨水用来浇浇菜、浇浇花,每年可以节约不少水呢。”提到节约用水,任学华十分自豪。

  节约用水用电,贵在日常,重在行动。拧紧水龙头、循环利用废水、随手关灯……如今,在六师五家渠市,这些行为已成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。

  这几天,家住十三师红星二场仁和佳苑小区的王晓霞,从自家的衣柜里整理出不少旧衣服。

  “这些衣服有些是我买回来穿了几天又觉得不合适的,还有一部分是家里孩子的衣服,孩子长大了穿不上了,我准备放在网络平台上进行销售。”王晓霞说,“以前,我会将旧衣服收集起来,裁剪成合适的形状纳鞋底,现在生活条件更好了,不用自己做鞋子,将这些衣服进行二次售卖,我觉得也很好,算是没有浪费。”

  红星二场居民李昊是一名“95后”,前段时间,他花费1000多元在网上购置了一台二手平板电脑,他说:“不是新款买不起,而是二手商品更有性价比。在我看来,电子产品是消耗品,更新换代也比较快,我刚工作一段时间,积蓄不多,因此我计划先买一台二手平板电脑。当时选择的时候我比较谨慎,这台平板电脑的性价比不错,目前也能满足我的使用需求。”

  在网络二手交易平台上,可以看到自行车、图书、衣物、电子产品等二手闲置物品的交易非常火热,这种物尽其用的循环经济模式,正源源不断地释放着节能减碳的巨大潜能。

  眼下,二师铁门关市14.5万亩小麦开镰收割,随着一辆辆大型联合收割机开动,广袤的麦田里弥漫着浓浓的麦香。

  既要粮食颗粒归仓,也要把秸秆“变废为宝”。近年来,二师铁门关市积极推广小麦秸秆回收再利用,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。

  二师二十七团二连职工张芳娟今年种植冬小麦38亩,“现在小麦收完了,我准备尽快把秸秆处理掉,再抢抓农时进行复种。”张芳娟说,“如今小麦秸秆也是‘宝’。”

 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资源循环利用、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模式,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。

  据该公司党支部书记叶冬明介绍,该公司首创利用甜菜茎叶、甜菜废丝、糖蜜、番茄皮渣、番茄青果、农作物秸秆、棉壳等农产品加工产生的副产物为原料,生产微生物发酵饲料,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利用率,促进农产品加工多环节增收。

  二师铁门关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师市将进一步探索可复制、可推广、可持续的农作物废料全产业链综合利用途径,推进农作物肥料高质高效综合利用,最大限度提高农业附加值,促进企业增效、职工增收。

  • 网站TXT地图
  • 网站HTML地图
  • 网站XML地图